本科組強調透過對歷史人物及史事的認識,培養學生優良的品德,以及個人對國家、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、歸屬感和責任感。這種價值觀和態度十分重要,教師應讓學生從不同歷史人物的言行,以至探究不同事件的發展與變遷過程中,從史料出發,辨識史事、明辨是非、鑑證求真、發展思維,從而培養以史為鑑、繼往開來的精神,以及「堅毅、尊重他人、責任感、國民身份認同、承擔精神、誠信和關愛」等重要的價值觀。
透過本課程,學生能從歷史維度認識中國社會發展、中華民族及文化的傳承,例如從「日本侵華與抗日戰爭」及「建國至1978年間的內政與外交」的課題, 學生可從歷史維度認識國歌「義勇軍進行曲」的歷史源起與訂定的過程,從學習過程中增加對國家及社會的了解,建立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;而非華語學生亦能透過學習中國歷史與文化,以及本地歷史的發展,了解及欣賞中華文化兼容並包的精神,從而培育互相尊重及關懷不同文化與傳承的態度,增加其對社會的歸屬感,有助他們融入、並建立和諧共融的社會。